<
t9b3小说网 > > 深恩不负 > 第233章
    他一挥拂尘,示意武卫:“你们几个,好生护送学子们回芝兰台。”

    武卫们齐声应“是”,围拢了过来。

    打砸登闻鼓的罪过,当然不可能一笔勾销。只是学子们当中有不少人身份特殊,怎么治罪,也不是几句话就能定下的。

    眼下宫内宫外都吵得不可开交,明安帝实在没精力料理这事,索性吩咐将人全部扣下,送回芝兰台严加看管,免得再生事端。

    武卫统领收到通传太监的暗示,心里就有了底,上前道:“郎君们,请吧?”

    谢幼旻心里不服,正想出头反抗,就被颜庭誉按住了。

    她微笑着缓和气氛:“罪证既已送到,诸位且安心回去吧,圣上仁慈,定会为百姓主持公道的。”

    她边说边冲卫听澜和祝予怀使了个眼色,把谢幼旻往两人那头一推。

    明安帝好面子,能容忍他们来送罪证已是极限,如果他们在金銮殿外还敢公然抗旨,这事就不能善了了。

    祝予怀与卫听澜对望一眼,知道再耗下去只会横生枝节,两人一左一右拽着忿忿不平的谢幼旻,低声道:“走。”

    学子们别无他法,在武卫的催促下,也只能不甘地跟随离去。

    颜庭誉抱着手中的木箱转回身,入目便是金銮殿外威严富丽的丹墀石。云纹巨龙盘旋其上,淡漠地俯视着她。

    她深吸了口气,重新拾级而上,向金銮殿走去。

    同一时刻,澧京城外的平坦官道上,一名信使正在快马加鞭地赶路。

    他满身尘土,肩上背着一面写了字的帛旗,神情激动,逢人便喊:“朔西大捷!白头关大捷!”

    道旁的商旅行人纷纷止步,诧异地转头望去。

    这信使已不眠不休地跨越了数座州郡,眼看京城近在眼前,他改为单手驭马,一路高举帛旗,振奋地挥扬。

    “朔西将兵长史卫临风,率三千骑越白头关,击敌百余里,射杀瓦丹王格热木!

    “朔西突骑乘胜逐北,大破瓦丹!今以驰驿告众,露布献捷!”

    隔着老远,澧京城楼上的皇城营官兵就听到了他的喊声。

    他们抬眼望去,只见马蹄扬尘,一面赤底黑字的帛旗在沙尘中招摇。

    那是军队战后告捷所用的“露布”,露而不封,布于四海,为的是用最快的速度传递捷报。

    这露布实在显眼,城门附近的军民一眼便能望见。众人初闻惊异,接着便激动难平、奔走相告:“大捷,是朔西大捷啊!卫将军大破瓦丹!”

    喜讯不胫而走,如同海啸一般席卷城门,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京城的每一个角落蔓延。

    康衢大街上聚集着成千上万的百姓,消息口耳相传到午门外,顷刻间掀起了欢腾的声浪。

    这声浪穿透宫墙,响彻皇宫,正在陈词的颜庭誉都愣住了。

    隔着重重宫门,朝上的众臣依然听清了那热烈的欢呼声,百姓们一遍又一遍,喊的是“卫将军”。

    明安帝的脸色变了。

    等到传讯官再一次入殿,抖着声将捷报内容转述到御前时,满朝文武都神情恍惚,好似做梦一般。

    瓦丹王……就这么没了?

    颜庭誉跪在丹陛之下,懵然良久,才听见明安帝不冷不热地笑了一声。

    “大烨有良将如卫卿,实乃朕之幸也。”

    颜庭誉被他笑出了一身鸡皮疙瘩。

    这语气,怎么听都不像嘉奖。

    明安帝搁下手头的罪证,已经失去了细看的兴致:“朕有些乏了。今日的朝会,就先到这儿吧。”

    颜庭誉难以置信地抬头:“圣上,可是……”

    “你递的这些证据,朕已经过目了。”明安帝敷衍道,“罪证真假、贪腐多少都有待查证,此案先转送三法司调查取证吧。”

    位于文官之首的裴颂立即应和:“圣上英明。”

    明安帝起了身,厌倦地摆摆手:“退朝。”

    颜庭誉起身欲追,却被御前武卫按伏在地,只能竭力高喊:“圣上留步!泾水官员横行不法,朝堂上必有他们的……”

    武卫神情一厉,堵上了她的嘴:“御前不得喧哗,老实点!”

    颜庭誉拼命挣扎,直到一双官靴停在她眼前,挡住了她的视线。

    裴颂微微倾身,和蔼道:“李姑娘,快起来吧。圣上日理万机,有什么话,你与三法司交待便是。一介草民能有机会得见圣颜,该知足了。”

    *

    崇文殿内,熏香袅袅。明安帝将手中碍眼的捷报扔到一边,心烦地按了按眉心。

    娴妃端着一碗燕窝羹,呈到他面前:“圣上早朝辛苦了,尝尝臣妾刚做的燕窝吧?”

    明安帝已习惯了她每日来送羹汤,闻到那股清淡甜香,随意应了一声。

    娴妃便搁下碗来,不动声色地瞟了眼丢在案边的捷报,又垂下眼:“臣妾听闻边关打了胜仗,圣上看着怎么不高兴呢?”

    “朕高兴。”明安帝讽笑一声,“这仗打得漂亮,如今百姓眼中只有‘卫将军’,朕这个皇帝,也得仰他鼻息了。”

    娴妃温声道:“圣上说笑了,卫家的掌兵之权是您赐的,先有明君才有悍将。边关大捷,天下人都会称颂您的贤德啊。”

    明安帝冷哼:“朕看这民心早已偏了。今日朕当庭御审,百姓非但不知感恩,还在宫外示威不散,威逼胁迫朕!他卫家不过打了一个胜仗,倒是举国欢庆,人人称赞。”